如何讓過敏兒少吃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醫院區楊素卿中醫師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空氣潮濕、污染程度嚴重,加上常喝冰品、缺乏運動、晚睡等,使得過敏的人數相當普遍,約有30%的兒童都有過敏症狀。而且每年有增加的趨勢。
門診時常聽父母親說:「我這個小孩子長期感冒,怎麼吃藥就是不會好,怎麼辦才好!」。由於過敏的臨床症狀於與感冒非常接近,例如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咳嗽等,到底是過敏呢?還是感冒?要長期吃藥或噴藥嗎?會不會有副作用?相信這種情況令許多家長煩惱不已。
中醫認為過敏的發生原因有二:
(一) 內在因素:多為臟腑虛損,主要是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
(二) 外在因素:多為風寒、過敏原侵襲鼻竅為病。
本病以肺虛、脾虛、腎虛為主,不去治療可持續多年或呈永久性,因此,常年發作者,必須積極預防和治療。由於治療感冒多用寒涼藥,治療過敏多用溫補藥;如果將過敏誤認為感冒,不僅過敏兒常年吃藥不會好,反而降低其抵抗力,家長必須小心注意。
中醫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法很多,除了中藥湯、粉劑外,一些外治法,如針灸療法、耳穴壓丸療法、中藥薰鼻、三伏天貼敷療法、中藥外塞法、按摩療法等綜合治療在臨床配合運用,效果顯著。不管是發作期或緩解期,正確選擇適當時機加以使用,不僅可降低復發的機會,也是減少過敏兒成為藥罐子的關鍵。
(一) 針刺療法:取迎香、印堂、合谷、足三里等穴,達到運經調氣,宣通肺竅的作用。
(二) 艾灸法:用艾條懸灸穴位,以溫通經絡,宣通鼻竅。每次選主穴及配穴各1~2穴。懸灸20分鐘,主穴:百會、上星。配穴:膏肓穴、命門、肺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等。
(三) 耳穴壓丸療法:將耳珠貼于耳部相應穴位上,保留3~5天,每天自行按壓3~5次,每次按至有熱感為度。穴位可取內鼻、外鼻、肺、腎、皮質下等,每周一次。
(四) 三伏天貼敷療法:採用白芥子、細辛、甘遂等中藥研細末,薑汁制成藥丸,用藥布固定,貼敷于大椎、風門、肺俞、膏肓、腎俞、脾俞等穴。每次貼1~3小時除去,平時不是三伏天也可以貼,可改善過敏體質固本。
(五) 按摩療法:每晚睡前和早上各進行一次,首先雙手擦熱,上下摩擦腰骶部兩腎及命門約200次,再以雙手拇指大魚際,摩擦雙迎香穴約2 分鐘,使局部發熱。
(六) 中藥薰鼻:取辛夷、當歸尾、石蒼蒲、魚腥草、鹅不食草等煮水薰鼻孔每日1~2次。
過敏體質患者除了平時重視飲食的禁忌以及減少生活環境中各種致敏因子,在緩解期給予健脾、溫腎、補氣之藥,來增強過敏兒的免疫力,以及上述的綜合療法是幫助過敏兒減少復發的關鍵。
以下內文出自: https://blog.xuite.net/ciching0214/twblog/154861068-%E5%A6%82%E4%BD%95%E8%AE%93%E9%81%8E%E6%95%8F%E5
留言列表